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王永平: 評《施政報告》 憂施政倒退

Just Getting By
from 混沌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3/01/blog-post_8488.html




我在事前對特首梁振英將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沒有什麼期望。但疑中留情,我撰文提出一些短期有利民生而長期又能配合政府政策的建議(見《就施政報告提「實惠」建議》9.1.2013),結果是除了增加資助車主淘汰老舊柴油商業車外,其餘建議沒有被納入施政報告內。這不是我不滿意施政報告的原因。我的主要批評是看完整份報告後,我不知道今屆特首在他的五年任期內可以為香港落實什麼新政策,以及五年後的香港和今天的會有什麼進步?

為免挺梁的忠貞分子批評我對施政報告內的眾多新措施視而不見,我當然認同個別措施有利民生,例如資助淘汰老舊柴油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增設急症病牀、推展社區項目等。但施政報告不是一張七拼八湊的項目清單,而應該是一份展示政府最高領導如何帶領社會克服重大挑戰的歷史性文獻。發表前夕,梁振英為他的首份施政報告作出鏗鏘有力的定位,例如,「社會積聚了不少深層次問題,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是政府未來的施政藍圖,當中會交代未來五年的工作目標、計劃及步驟」。(見港台新聞報道15.1.2013)。

深層次問題包括房屋、貧窮、人口老化,以至貧富懸殊、勞工權益、經濟發展、普選、社會分化等。用梁特首自己定下的標準去評價施政報告,應該是公平和合理的做法。所以讓我以房屋、扶貧、退休保障三個政策為例子,提出我的看法。

先說重中之重的房屋。施政報告提及未來5年落成的公屋數量,是上屆特首曾蔭權去年宣布的75,000個單位。建屋需時,不能一蹴即就,這可以理解。但梁振英為什麼不提他競選時的承諾,即35,000間公屋會提前一年落成?假如這項承諾只是「吹水」,今天發覺做不到,他是否也應該交代一下,並提出另一些可行的建議?

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短中期增加土地、興建房屋的惜施,並說其中7項已可預計興建約128,700個單位。既然是短中期,為什麼沒有具體細分的指標,例如由哪年開始,每年可增加多少個新單位,予市場一個清晰的訊息以及給市民多點信心?

現在幫政府辯護的人不斷強調,因為上屆特首沒有開發新土地,所以未來5年的私人住宅供應不能增加。但現在勾地表內還有多幅土地維持前朝「不勾不賣」的政策。為什麼自詡有膽識的梁特首不考慮提早把這些地拿出來拍賣,以至宣布取消這個因為當年樓價下跌製造負資產,於是政府讓地產商主導買地的「托市」政策?為什麼施政報告不可以告訴市民,各大地產商(包括支持梁特首的)手上囤積的土地可以興建多少個單位,以及政府有什麼措施加快在未來5年私人住宅單位的銷售?

梁振英在競選時經常批評曾特首在房屋政策無做事,為自己加分。但他的施政報告卻沒有提出一些有創意,有膽識的新思維。不少建議,例如適度填海、發展岩洞等不過是重覆去年的施政報告,只是沒有歸功上屆政府而已。

再舉另一個與房屋有關的有心無力的例子。施政報告描繪籠屋和劏房的悲情,賺人熱淚,可惜跟著便沒有下文。五年不是個短的時間。為什麼今屆政府不能提出一些解決籠屋、劏房問題的構想,包括短期措施,作為「踏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早前政府推出青年宿舍計劃,為什麼政府不可以考慮在市區興建一些安全、衞生的單身或小家庭的單位,作為一個試驗計劃?為什麼手持不少重建項目的市建局不可以參與其事?為什麼不可以考慮改裝一個工業大廈安置居住在有火災危險的籠屋或劏房住戶?我當然知道提出上述建議比落實措施容易。但不少基層支持梁振英做特首不是因為相信他有能力儘快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嗎?

房屋以外,我們在施政報告看到最多的詞語是「研究」這個字。除了原則上同意制定「貧窮線」外,我們看不到政府在扶貧方面的理念、目標,甚至大方向。在人口老化的問題上,梁特首再次重覆上任曾特首的警告,既是30年後,長者數目激增3倍。但施政報告沒有提供進一步的分析,例如在哪幾方面有什麼具體的影響,以及人口老化對政府和社會造成的財政或其他衝擊等。在退休保障方面,新特首的承諾是「深入探討退休保障,客觀分析不同意見,就退休保障的路向建立共識。」這個空泛、無目標、無方向、無時間表的表述如何體現施政報告在引言強調的「應民所需,急民所民」?還有,即使積金局已經就改善強積金計劃提交了報告,而在社會上亦有很多人(包括本人)提出不少建議,施政報告只是簡單一句:「我們會與強積金計劃管理局合作,多管齊下,促使收費下調。」期望眾多被迫每月供款的小市民滿意這個行貨式的交代,恐怕有點難度吧?

不知道是否因為施政報告缺乏解決香港積聚的社會、經濟、民生問題的具體方向,計劃、指標和步驟,所以今屆特首作了一個消滅施政綱領的決定。回歸前後十多年,每年的施政報告其實包括一個同時發表的施政綱領。施政綱領羅列政府未來一至五年期的新措施(包括指標)和現行措施的最新進度,藉此體現香港政府就施政理念、方向、指標、落實時間表等向市民問責的精神。根據這個施政綱領,每個政策局會分別就其政策範疇向立法會有關事務委員會提交一份更詳盡的文件。今次政府消滅代表整個政府的一份完整政策藍圖及把全部措施按施政理念有系統地分門別類的施政綱領,是特區政府施政一大倒退。這是否符合今屆特首盡量迴避具體政策指標的做法?

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各式各樣委員會之多,是香港開埠百多年未見之紀錄。梁特首繼續表現言語幻術,令人嘆為觀止,例如「搭建置業階梯」、「先進的綜合廢物處理設施」(即是焚化爐)等。還有,他無做研究便決定花5億元支持只有萬多員工,貢獻GDP0.1%的漁業,與他決定不就同志平權的立法進行諮詢和不提2016年立法會選舉方法的基本立場,形成強烈親疏有別的對比。

梁特首的首份施政報告令人擔心他是否有能力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以至領導香港這個國際城市更上層樓。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6732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